2023-04-06 15:22:31 来源: 安徽先锋网
(资料图)
近年来,六安市金安区坚持把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固本强基的重要抓手,通过搭建选优舞台、赋能平台、比武擂台、优胜奖台,推动乡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系统化规范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搭建选优舞台,挖掘后备潜力。高度重视乡村后备干部队伍的关键作用,在涵养后备队伍源头、拓宽选任渠道上持续发力。一是延伸储备“招”。坚持“凡进必考”,常态化开展后备干部招录,换届以来全区统一组织招考171名乡村振兴专干,其中本科生123名。各乡镇自主招录后备干部93人。二是健全机制“留”。对村“两委”班子、乡村振兴专干空缺实行梯队递补,全日制本科后备干部优先任职,目前全区“三个一”比例达80.2%。后备干部、乡村振兴专干与村“两委”副职同等待遇,促进乡村人才安心留在乡村、建设乡村。三是立足地缘“选”。将致富带头人、务工经商返乡优秀人才、优秀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等本土后备人才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一线实践考验,优中选强发展成党员。目前平均每村保持8名积极分子常数,农村积极分子2034名,2022年择优新发展农村党员156名,其中接续培养、招录村级后备干部52名,从源头上扩大后备干部可选范围。
搭建赋能平台,提升履职能力。紧扣乡村发展形势,多措并举提升乡村干部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一是异地练兵激闯劲。组织优秀村党组织书记、组工干部和部分选调生代表等赴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参观学习,通过领导专家“教”、实地参观“学”、研讨交流“悟”,帮助乡村干部观现状、识机遇、找路径。二是书记课堂磨韧劲。建立区级专家库和精品课程库,开办“书记学校”,定时开展培训教育,目前已吸纳79名村书记学员。各乡镇开设“书记课堂”,由村书记轮流上讲台,倒逼主动谋划思考,常态推动村干部能力全面提升。三是分类培养练钻劲。开办“金彩支书营”,每两月开展现场观摩、竞技比拼、座谈研讨等主题实践活动,对兵支书、巾帼书记、8090书记等分类型培训提升。举办“金马花开 农夫市集”首届乡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及乡村振兴带头人专题培训班,针对性拓宽乡村干部市场思维,提升经营管理能力。2022年以来,通过多种形式全区村书记累计受训1208人次,村“两委”其他干部2360人次,村级后备干部949人次。
搭建比武擂台,赛出竞争压力。坚持区级统筹搭擂台、定规则,让村干部大展身手,凝聚最强推进合力。一是示范创争比成效。始终将示范创争作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总抓手”,制定“三年争创计划”,将村干部队伍作风能力建设、“三个一”配备、集体经济发展、党建+信访等作为优选“明星村”的关键指标,推动村“两委”班子比学赶超,夯实基层党组织党建基础。二是量化考核比成绩。制定实施《村“两委”班子(村党组织书记)量化考核办法》,细化15项63条具体指标,通过量化打分,对全区288个村“两委”班子履职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考核等次,考核结果与村书记选拔任用、绩效报酬、辞退免职挂钩,推动村干部队伍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三是擂台比武比成果。创新举办集体经济农产品产销“农夫市集”活动,结合活动组织线上“金彩书记夸家底”擂台比武直播推广活动,11名村书记亲自上镜直播带货,宣传推广村级集体经济产品,短视频播放量突破100万次,累计销售农产品4000余单,销售金额总计60余万元。
搭建优胜奖台,激发争先动力。严格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奖惩力度,拓宽奖励范围。一是激励担当作为。严格落实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政策,将集体经济发展成效同村干部待遇挂钩,树牢“谁发展、谁受益”的鲜明导向。根据村“两委”班子量化考核结果,对第一等次的村,由区财政拨付每村1万元奖金,在各类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方面优先考虑,对第四等次的村,纳入后进村整顿。连续两年考核为第四等次的,对其党组织书记予以免职。坚决破除“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平均主义,树立能上能下的鲜明导向。三是营造争先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全区优秀村干部先进事迹,在“金安发布”“金安组工信息”等媒体平台上开设“金彩村支书”宣传专栏,择优选树12名优秀村书记事例,营造对标提升、竞相争先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