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聚焦“四力”齐发 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到边到底

2023-04-06 11:24:33 来源: 安徽先锋网


(资料图片)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夯实基层治理根基,近年来,宣城市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坚持“四力”齐发推动党建覆盖、党政统筹、党员下沉、党群联动,着力构建到边到底、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全市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聚焦组织引领力,推动组织体系到边到底。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意见》,深化“六级联动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县级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领导协调机制,构建平急结合的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通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党员楼栋长(中心户)”一贯到底的组织链条,推动街道(镇)、社区(村)从“基本单元”向“治理枢纽”转变。实施“支部建在网格”计划,打造“红色网格”,组建“全科网格”党支部532个、党小组206个,同步设立楼栋(街巷)党小组3600余个,以社区“两委”、网格员、红色楼道长、物业服务企业和热心居民中的党员为主体,选优配强7200余名网格支部班子成员以及党小组长,有效整合警务、安监、城管等网格,实现数据一网报送、事件一网处置,实现把哨点建进网格,进一步延伸信息触角,实现“格中人管格中事”。深入推进“宛美红色物业”建设,加大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组建力度,强化党组织对业主委员会的指导,业主委员会组建率提高到70%以上,探索小区(网格)党组织、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之间有效的协调互动方式,健全完善协调运行机制,今年以来,累计解决群众各类问题超过200余个。

聚焦赋能保障力,推动资源力量到边到底。聚焦基层治理人少事多、权小责大等问题,深化“网格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坚持暖向基层送、人向基层沉、权向基层放,落实网格共建责任捆绑,把全市71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条条资源要素充分整合到网格块块里发挥作用,实现条块联动,推动村(社区)工作从“千线穿一针”向“拧成一股绳”转变。大力开展党员干部联户,组织市、区两级7300余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在职党员干部到网格报到,联系8.1万余户居民家庭(商户),定期集中入户走访,面对面为群众排忧解难。开展“社区党员回家”行动,推行社区党员“亮身份、作承诺、当先锋”,设置“党群连心墙”“党员家庭户”身份牌,引导1.2万余名社区党员争当网格“红管家”,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落实《宣城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全面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等级序列,加大社区工作者选聘力度,全市范围内配备社区工作者1834名。每年向优秀村(社区)“两委”干部公开选聘进入乡镇(街道)事业编制,打破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天花板”。

聚焦群众凝聚力,推动多元共治到边到底。健全完善五级党群服务中心体系,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享受便利服务,打造“15分钟服务圈”。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多网合一”,完成“4+N”网格管理体系和“1+1+X”基础网格力量体系建设,每个网格安排1名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1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担任专职网格员,明确1名社区民警和1名城管队员联系网格,同时挑选若干懂管理、讲奉献的“五老”人员、红色楼道长、志愿者等担任兼职网格员,组成“一长多员”网格管理团队,全天候保障网格运行,健全信息收集、问题发现、任务分办、协同处置、结果反馈工作流程,提升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精心实施“三级同创”示范工程,评选首批10个左右市级街道、社区、小区(网格)示范点,宣传推广示范点有效经验做法,有效发挥典型引领作用,进一步打造基层治理宣城品牌。推动市、区机关单位与村(社区)全覆盖挂钩结对,固化形成“平急结合”应急处突机制,平时协助挂钩村(社区)开展网格巡查、矛盾化解等工作,应急状态下听从村(社区)党组织统一号令,协同开展应急处突、防汛救灾等任务。

聚焦科技驱动力,推动智慧赋能到边到底。统筹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打造城市数字化治理平台,推动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向“一网整合数据、一屏能观全局、一体应急联动、一线解决问题”转变。指导宁国市开发六级组织为民办事云上应用平台,依托大数据对网格内的人、事、地、物、情、组织等六大要素进行一体动态管控,目前已有67481户居民纳入云平台管理,收到各类上报问题13130个,受理率达99.9%、办结率达99.8%,实现上情快达、下情直达,随时呼叫、即时销号。

责任编辑:陈珺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