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8 20:22:48 来源: 江淮新闻网
本网讯(记者 史洪芳)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安徽省老工业基地——安庆,曾被誉为“长江五虎”之一。近年来,安庆坚持“双招双引”一号工程和“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路径,稳中有进的态势更好、支撑发展的动能更强、营商环境的品牌更响、为民服务的成果更丰、干事创业的氛围更浓,奋力加快转型发展,重振雄风,重塑辉煌。
(资料图片)
高新区:两大主导产业大步向前
“热烈庆祝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顺利中交”,在安庆石化厂区内,这条标语极为醒目。安庆石化党委书记刘晓华介绍,去年安徽省与中国石化签署协议支持安庆建设化工新材料基地,而安庆石化炼油转化工结构调整项目是其中重要一环,是中型炼厂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中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通过科技创新,将实现300万吨/年高效催化裂解技术全球首次工业化应用,在原油加工量不增的情况下,降低成品油产量,最大限度增产轻质烯烃和芳烃原料,满足中高端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及精细化工生产需求,助力安庆市打造出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该项目于2022年12月31日建成中交,计划将于2023年5月30日投料试车。
近年来,安庆高新区依托中石化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化工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接续推进“千亿园区”建设。化工新材料方面,现已形成以安庆石化为核心,带动曙光集团、飞凯新材料、集泰新材料、聚信新材料、虹泰新材料等下游化工新材料企业协同发展的体系。“我们主要研发改性材料,可以为不同客户定制不同产品,国内多家知名汽车和家电企业都是我们的客户,今年1月订单有一万多吨。”安庆会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营运负责人汪军介绍。会通新材料投资11亿元在高新区建设了年产30万吨改性材料项目,去年2月一期建成投产,实现产值12亿元,2026年二期将建设完成,预计实现年产能30万吨、年产值36亿元。
同时,另一主导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培育成效初显,初步形成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生物缓冲剂等一体化产业集群,已集聚普利、迪合永欣、欣凯、海辰、联环、亿帆、鼎旺等一批国内外上市公司和跨国公司。其中,安徽普利制药有限公司国际高端原料药及创新制剂制造基地是安庆市及安徽省首个按中国及美国、欧盟国际标准建设的原料药+制剂一体化项目,集化学药、生物酶、生物药于一体。“选择来安庆投资,主要就是看重产业集群、物流、政府服务、优惠政策等条件,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该公司设备信息总监王少峰告诉记者,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30亿元,年税收2亿元,首期项目已于2021年9月投产。
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找准方向,对地区高质量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安庆经开区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江淮新能源、江淮二期、振宜汽车、福田雷萨四大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汇集了110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聚焦发展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商用车三大板块。经开区加大招引和培育产业链各环节的龙头企业力度,带动产业集聚发展。2022年,安庆经开区实现整车及KD件产销 17.53万台(套),规上汽车及零部件汽车企业达32家,规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233.97亿元,同比增长76.7%。2023年1月,总投资110亿元的美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基地项目竣工投产,总投资120亿元的振宜二期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签约落户。
政府的大力支持推动,让经开区汽车产业发展迅猛。振宜汽车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人正安装轮胎、车门、玻璃等部件,agv小车正自动往来送料。“智能制造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负荷生产可日产400-450台整车。”振宜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伍宏昆介绍,今年订单量大幅增加,计划在综保区启动二期建设,扩大产能。同时,汽车零部件产业也同步发展。威灵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依托美的集团工业技术事业群深厚机电产品技术和全球规模化生产优势,布局以电机电控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品领域,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使设备自动化率达93%,建成后可形成年产6000万台的产能。“蔚来、理想等新能源汽车都是我们的客户,订单呈上升趋势,今年产能爬坡后将朝着每年100万台电动压缩机、120万台EPS转向电机、20万台驱动电机的目标迈进。”该公司项目投产负责人刘军辉告诉记者。
安庆的汽车产业发展由来已久,1991年,由安庆汽车厂组装的安徽第一台轿车——“安达尔”面市。如今,《安庆市汽车千亿产业引领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打造“安徽汽车产业第三极”,并明确到2025年,全市汽车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十四五”时期,安庆将集聚300家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本地配套率达50%以上,产值规模达600亿元以上,成为安徽省重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基地;整车产能将突破60万辆,产值达600亿元。展望未来,安庆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沐浴荣光,再创辉煌。
桐城市:“双招双引”交出优秀答卷
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安庆市2021年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项目产能规模为年产40GWh动力电池。一期已建成规模10GWh,于去年8月实现投产,至12月份共实现产值13亿元,营收11亿元,预计年产值100亿元;二期年产能30GWh,现已启动开工建设,预计今年9月份可以投产。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00亿元以上。“桐城国轩是国轩高科未来最大的电池制造基地。”桐城国轩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江平告诉记者,“我们目标主要是国际市场,去年已经实现直接从桐城出口503个电池包,今年我们一定会为桐城出口贸易方面提供一个较大的增量。”
该项目从签约、开工到一期建成投产,仅用时8个月,刷新“桐城速度”。原本需要10个月建成的110千伏变电站用了4个月零13天就交付使用,创造了电力建设史上奇迹。公司4个月就实现产能爬坡到70%,比正常时间缩短2个月。项目的高速效推进,是安庆实施“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的最佳样板,也展现出桐城扶持创新创业、加快跨越赶超的强大信心。
2022年,桐城“双招双引”成绩喜人。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个、总投资额达407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60亿元;国轩动力电池、太阳能新能源基地两个百亿级产业项目成功落户……桐城取得这些优异成绩,离不开顶格推进招大引强,离不开深入贯彻落实“内搭平台、外联老乡”战略。
安庆,这座老工业基地历经岁月沧桑,如今已形成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展现出干事创业、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
责任编辑:王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