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9 14:27:42 来源: 安徽先锋网
(资料图)
近年来,和县立足基层党建重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基层党建“项目领办制”,实行基层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推进任务课题化、课题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实现重点项目“小切口”解决基层党建“大难题”,激活全县基层党建工作“神经末梢”。
压实责任,课题化“谋”项目。党旗领跑。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小切口、可实施、能见效”要求,在广泛走访调研、充分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将基层治理、集体经济、流动党员等基层党建突出“问题”立项,逐个攻坚、逐项突破,真正做到实施“一个项目”、解决“一类问题”、树立“一个典型”、提升“一项工作”,截至目前全县拟定农村基层党建重点项目48个。项目领办。大力实施“十百千”工程,深化“包乡走村入户”常态化机制,落实县领导定点联系责任,建立完善县、镇负责人和县直部门的“1+3”认领机制,25名县党员负责同志每人认领1个农村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定期带着项目“包乡走村入户”,帮助基层解决党建工作难点、痛点、堵点问题96个。头雁领航。以实施“基层党建重点项目”为牵引,建立“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抓支部书记,支部书记抓骨干”的工作机制,确保每村至少储备2名35周岁以下的后备干部,加强教育培训力度,锻造一支“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以“头雁效应”带动“群雁齐飞”,激活基层党建“一池春水”。
创新举措,清单化“管”项目。“制度+模式”双管齐下。以项目化运作方式,将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时间安排等绘制成“作战进度表”,实施“挂图作战”,以“图”管项目、抓项目、推项目,制定重点任务分解清单,明确目标进度、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及责任人,一月一分析,一季一调度、一年一评估,确保重点目标任务高效完成。“资源+力量”双向服务。探索实施“1+1+N”模式(1名县党员负责同志、1个项目、N种发展模式),发挥领导优势,做到既“挂帅”又“出征”,汇聚政策、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等资源,破解基层党建“单兵模式”,切实把“力量”聚起来,把“资源”统起来,把“发展”抓起来。“项目库+台账”双轨并行。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县党员负责同志、一份方案、一抓到底、一类问题、一种品牌”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库”,制定选题、立项、实施、结项“四本台账”,推进建立问题动态收集、多方会诊、部门认领解决机制,破解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难题。
跟踪问效,责任化“评”项目。量化督查考核。建立“立项审查、季度通报、半年观摩、全年评比”的考核体系,实行领导评分、现场验收、民主评议、群众满意度抽查4个环节的比、考、评模式,评选年度全县十佳优秀基层党建项目10个,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基层党建项目建设。强化成果运用。坚持党建项目责任化,将“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实施结果列入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考核和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合理设置考核权重与考核指标,同时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确保“基层党建重点项目”常抓长管、常促长评。深化示范引领。开展典型选树,及时总结基层党建项目创建过程中出现的新做法、新经验、新亮点,和县先锋系列平台开设基层党建“基层党建重点项目”专栏,集中宣传成效明显的典型项目,同时通过编写案例集、观摩研讨等形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品牌凸显。
责任编辑: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