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沾益区:把脉面诊、对症施策,助推“躺平式”干部快速转化

2023-08-28 20:04:15 来源: 云南网


【资料图】

“躺平式”干部还能支楞起来吗?如何帮助“躺平式”干部做起来、站起来、跑起来?“五花八门”的躺平表现,如何对症下药、根除病因?……面对以上问题,云南曲靖沾益区坚持察表析里、对症施策,将教育转化贯穿于“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的全过程,逐一分析研判,制定针对性整改方案,实行全程跟踪管理,防止“躺平式”干部“一定了之”“只定不改”,扶助“躺平式”干部重拾初心、重启新程。

把脉面诊,寻根问底,深入查找“躺平”病因

干部的躺平行为症状相似但成因不一,精准查找病因、对因施策是转化“躺平式”干部的根本。沾益区委组织部干部表示,开展“躺平式”干部专项整治以来,通过谈心谈话,走访调研等形式,逐一分析研判了不同成因、不同程度的“躺平式”干部,深入把脉面诊,挖掘干部躺平的深层次“病因”,针对不同“病因”制定转化方案,对症下药,激发“躺平式”干部的内生动力。

就因施策,跟踪管理,治疗根除“躺平”症状

针对不同躺平成因,仔细分析研判,开出不同的治疗帮扶“处方”。对于思想层面“躺平”行为,由党(工)委(党组)班子成员点对点帮扶教育,结合理论培训、理想信念教育,增强“躺平式”干部愿担当的自觉,教育引导唤醒思想“躺平”;对因行为“躺平”造成不良影响、后果严重的,及时调整、坚决问责,把“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对在整改过程中敷衍整改、一躺不起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视情节轻重追责问责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同时探索建立跟踪管理机制,持续关注“躺平式”干部精神面貌、工作状态及成效,定期更新评估整改效果,在跟踪管理期限内完成整改的干部可申请销号,并可通过努力逆袭成为“奋斗者”。

曾被认定为首批“躺平者”的某单位干部事后表示:“被定为‘躺平式’干部后感觉思想包袱很重,担心被‘一棒子打死’,但是在单位和组织的对点帮扶和跟踪转化之下,让我意识到只要痛定思痛、及时改正、奋起直追,便可以争取早日‘摘帽移号’通过努力逆袭成为奋斗者。”

常态预防,久久为功,养成不易“躺平”体质

沾益区坚持“小事不小”、防微杜渐的风险意识,对刚露头、刚萌芽的小问题,落实谈话提醒、函询和诫勉等工作制度,早打招呼、及时提醒,坚持源头防范化解,为“打盹”干部敲响警钟。完善干部考核机制体制,畅通干部能上能下渠道,划清“为公”与“为私”“无心”与“有意”“无禁”与“严禁”的界限,明确容错免责的具体情形,切实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用旗帜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激励引导“躺平者”变为“实干家”。

云南网通讯员 郭鲡贝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