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宜振教童诗】第二十五期

2023-07-02 02:05:24 来源: 三门峡诗教联盟

我知道的事情不多


(资料图)

薛卫民

“小孩子懂什么?!”

是的,我知道的不多

可我知道

说“小孩子懂什么”的大人

他们也曾小过

他们小的时候

大人的事

世界上的事

他们也都掺和

于是他们也总挨训、总挨说

我还知道

“小孩子懂什么?!”

就是大人拉起的铁丝网

他们谈的话题

不想让小孩子听见

就用那个搞封锁

我还知道

铁丝网不是什么都能挡

比如风

比如蒲公英的种子

它们是小侦查员和小伞兵

能在铁丝网两边自由穿梭

小孩子也能悄悄的通过

小孩子也能偷偷的降落……

所以大人们的秘密

我总能知道很多

如果你要问

大人们都嘀咕了些什么?

嘻嘻!我知道

但我不说

黑女品读

大人们有一句口头禅:“小孩子懂什么?!”好像他们没当过小孩子一样。“懂什么”和“我知道”构成了这首诗的张力。大人们以为“我”不知道,其实“我”知道的可并不少。最重要的“知道”要数……诗人使用了一对比喻:铁丝网、蒲公英的种子,于是“懂什么”和“我知道”构成了这首诗有趣的张力。小孩子正如蒲公英的种子,对世界的了解可不是铁丝网能挡得住。至于到底“我”知道多少,诗的结尾幽默地告诉你:我不说!

孩子的诗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容里小学

曾昭钦

梦的一半

挂在天边

成为月亮

梦的碎末

撒在天空

成为星星

品读

梦是什么样子的,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被梦惊醒的时候,窗外的月光那么清明,星星那么神秘,不就和梦一般遥远、难以捕捉吗?一个精妙的比喻把难以言传的事物生动地表达出来了。

筷子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菊城小学

吴思晓

筷子

是一个美食家

酸、甜、苦、辣、咸

样样尝个遍

可身体

从不发胖

它们个个

都苗条

筷子

是一个胆小鬼

每次出行

都要有个

伴儿

品读

筷子是寻常物,但小诗人抓住它的两大特征:多吃而不胖、出入必成双来想象,赋予它们以人的特点:美食家、胆小鬼,写出了新意和趣味。

哭着哭着就笑了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实验小学

林蔚然

我哭着哭着

就笑了。

因为我想到:

中午的饭菜

是香的,

傍晚的点心

是甜的,

天空的太阳

是明亮的,

夜晚的月光

是皎洁的。

每一个

不快乐的时刻,

都不应该是我的。

品读

谁说孩子是任性的?孩子更是聪慧的。当他难受哭泣时,他会调整自己的情绪,赶紧想一想接下来那些美好、快乐的事物,并对自己说:“不快乐的时刻,都不应该是我的。”他的心灵又充满光明。诗中的“我”是一个既天真又聪明的孩子。

诗教论坛

访谈王宜振

儿童诗创作中的超现实主义实践(3)

记者:在探索超现实主义诗歌艺术的过程中,您如何看待我们儿童诗中现有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王宜振:我谈了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以及我的创作实践,这并不是说现实主义可以不要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歌反映现实、表现现实的传统。即使在今天,现实主义仍然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文学流派和人类艺术创作活动中最基本的创作方法之一。何况,超现实主义也必须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创造出来。试想如果没有深厚的乡村生活的积淀,我是不会写出《父亲从乡下来》这首诗的,更不会写出“骨节里蹦出一片蛙声”这样奇异的诗句。我主张诗歌创作要立足于现实生活,现实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中国本土化的超现实主义诗歌,也必须立足在现实生活这块土壤之上,才会生根、开花、结果。

我国台湾著名诗人洛夫说过,我国的诗人最易受超现实主义艺术感染。我想,这是否与我们这个民族重视感性思维、重视情感知觉、重视灵慧之心和精神境界有关?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我们这个民族,以直觉超验见长。超现实主义的表达方式,很适合我们这个民族的心理及思维模式。

记者:我有一个担心,较多地采用超现实主义,是否会增加儿童诗的鉴赏难度;对吸引儿童读者亲近诗歌,热爱诗歌,是否会产生负面作用?您创作的很多超现实主义的,儿童诗作品基本上不存在鉴赏的困难;但也有一些超现实主义诗作,往往会陷入朦胧直至晦涩,给孩子的理解增添了难度。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您认为有没有可能既坚持超现实主义写作,又充分兼顾儿童的审美特点与审美情趣?

王宜振:我以为,孩子是喜欢幻想的。正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人蚁穴。”超现实主义诗歌大跨度的想象和幻想的特点,正契合了儿童喜欢幻想这种天性,对吸引儿童亲近诗歌、热爱诗歌不仅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而更有一种自然的亲和作用。超现实主义诗歌,对提高儿童的想象力,开发儿童的智力,启迪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人认为,超现实主义诗歌较难把握,弄不好会陷入朦胧直至晦涩,使本来理解能力就十分有限的儿童,又增加了一定的阅读难度。我以为,这不是超现实主义诗歌单独存在的问题,而是整个现代诗歌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诗歌,看似写孩子的内容,其实并不是儿童诗是成人诗。我们儿童诗诗人,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准确把握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就一定能写出适合孩子审美特点和审美情趣的儿童诗来。《儿童文学》2007 年第 7期曾发表了我的一首小诗《关注》:

我是一个

微不足道的人

我在倾心关注

一些微小的事物

一朵小花

开放在早晨

还是中午

一只蝉

锯齿般的鸣叫

能否锯碎小妹妹午睡时

那一个接一个响亮的呼噜

我关注

小松鼠的一个喷嚏

击落的那颗松籽

来年春天

能否长出一棵小小的松树

我关注

一个小小的词语

十二点一刻

从一本小说里逃出

它出逃的原因

我想弄个清楚

我关注

一行诗歌的温度

能否暖热

那颗冰凉的露珠

天亮后

那可是太阳居住的小屋

我甚至关注

清晨采集的那一束束阳光

能否铺筑

一条通往小鼹鼠家园的小路

小诗虽然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但由于诗中所描写的事物,都是孩子们司空见惯的事物,又在创作时充分考虑了孩子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趣味,使小诗写得深入浅出。不仅小学中年级的孩子可以理解,甚至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也读得颇有兴味。我想,只要我们儿童诗诗人敢于探索、勇于探索,就一定会写出适合孩子阅读的儿童诗佳作来。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访问!我很钦佩您长久不变的探索激情,并且期待着能不断读到您融合现代艺术的精美的儿童诗,使更多的孩子因为你的诗而感动,因为感动而一生与诗歌同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