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30 14:36:08 来源: 三农小毛
导读:“七月半”到了,老人说“七月半看旱涝”,该如何定?别再搞错了
“七月半”也就是现在所说的“中元节”,其实最初的时候是叫“七月半”,它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后来道教盛行以后,就把它称之为“中元节”了。
众所周知七月半就是指农历的七月十五日,而今年的七月半虽然较往年晚一些,因为前面有一个闰二月的缘故,但是在8月30日也要迎来传统的节日“七月半”了。
(相关资料图)
而听老人们说,“七月半看旱涝”,这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一句经验之谈。那今年七月十五就到了,后半年是旱还是涝呢?又该如何来看呢?原来很多人都搞错了,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七月半看旱涝,该怎么看?
对于“七月半”,这个相信很多网友都是不陌生的,尤其是在南方地区这个传统节日还是比较受重视的。所谓“七月半”指的就是农历七月份刚好过去一半,也就是在七月十五这一天。
现在七月半多被称之为“中元节”,这是我国每家四大传统的祭祀的节日之一。那七月半又和一年的旱涝有什么关系呢?
关于老祖宗传下来的这句“七月半定旱涝”,字面意思是说这一年是旱是涝,到了七月半这天应该就已经比较明确的。
可是不少人的理解却是,如果在七月半这天是下雨,那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多,还容易出现洪涝灾害。但如果在七月半这天是晴天,那预示着后面的雨水很少,在后期容易出现旱情。
很明显通过一天的天气就来预测后面的旱涝,这个是有失偏颇的,这也是部分人对这句老谚语的误解。在我村里有个老人是这样解释的,小编就认为说的有道理。
他跟我说,其实古人这话说的并不是七月十五日这天,而是以这一天作为“分界线”,如果在七月十五日前面的雨水偏多,那就预示着后面的雨水比较充足,当然了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下雨了,那就更好了。
而相反在七月十五日前面的雨水很少,都是以晴天为主,则预示着这一年的雨水偏少,在后面可能会出现旱情,农民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七月半,指的是一半,也就是说七月的一半,我们可以把它简单的理解为七月十五,这一天也被称之为“中元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祭祀节日之一,这个阶段也是天气比较多变的一个阶段,人们说这天可以预测旱涝。
小编听了以后也认为挺有道理的,而且老人还说在七月十五日这天最好是晴天,因为下雨的话不是一个好兆头。
另外这句俗语还只是前半句,它还有后半句“八月十五定年景”,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八月十五定年景,啥意思?
它的意思是说,这一年的年景好不好,到了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也能划上句号了。那具体如何来定的呢?
其实古人的这话是在告诉我们,到了中秋节的时候,大部分的农作物都已经收获了,或者是即将成熟收获了,这个时候就算是粮食的收成不好,或者是长势不好,也没有其他的补救的措施了,毕竟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定局,所以就有了“八月十五定年景”的说法。
从七月十五到八月十五这一个月的时间,也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期,这个时候很多的粮食作物都已经到了成长的关键期了,它们对雨水的需求并不大,更多的是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度。
如果这个时候下雨了,或者是出现了持续的阴雨天气,那就容易导致农作物受灾。原因就是雨水太多的话,对于成熟的作物来说,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如果在八月十五之前的雨水就一直很多的话,那么这一年的粮食收成就不会太好。而如果是晴天多,对农作物生长和成熟有利,这就说明当年的年景好。
同时到了这个时候,不光是要秋收,还要秋播了。好年景的话,就是个好兆头,提醒农民不要怠慢,抓紧时间该秋收的秋收,该播种的播种。
编后语
古人的很多农谚,都是长期观察的结果,而且要注意的是很多的农谚都是有一定的地域性的,因此也就不能保证是百分之百准确的。
但是它既然是古人长期经验的总结,自然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大家不妨以此来进行一下预测,从而提前做好准备,避免到时候搞得措手不及。
像我的家乡这边,在七月半之前的雨水还算是比较充足的,隔三差五就下雨,这也就预示着在后面出现秋旱的概率不大。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