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兵”冲锋 真的一直在路上

2023-08-21 02:01:02 来源: 腾讯网

院前急救,一份时刻准备冲锋的职业。这些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使命,随时待命,与时间赛跑。身处120调度指挥中心,他们将铃声视为生命;跟随急救车奔赴现场,他们虽“单兵”作战,但训练有素,“多重角色”切换,为患者争取每一秒生机。


【资料图】

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综合受理席狄珊珊接听电话。

院前急救调度医生:铃声就是命令

“您好,您认识患者吗?患者叫什么名字?哪里不舒服?您位置在哪里……”8月10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内,铃声刚响起,调度员便接起电话,这一连串问话不用任何思考,就脱口而出。

调度室内人声嘈杂,电话铃声、人声、敲击键盘声此起彼伏。在这样的环境中,调度员从早八点到晚八点,12小时随时待命。墙上的“铃声就是生命”“为生命赢取每一秒”的口号,时刻提醒着他们,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为患者的抢救争取到更多的机会。

院前急救,是指遭受到重大安全事故或突发急病的患者到达医院前受到的紧急医疗救治,既包括现场紧急救治,又包括快速转运至医院的过程。

从拨打120电话的那一刻,院前急救服务便已经开始。

在很多人眼里,北京急救中心调度员的工作就是接电话,并不需要技术含量。事实并非如此。北京急救中心调度指挥中心综合受理席狄珊珊说,只有具备专业知识,调度员才能更快速地在电话沟通中了解来自医院医生的转院用车诉求,或通过询问患者症状,给出专业初步建议,发出指令单到车组,以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调度员也会定期参与急救出车轮转,只有亲身经历过现场急救,才更有助于调度与急救出车的无缝衔接。

而接听电话,只是调度员工作的第一步,了解对方诉求、问清地址、症状等关键信息,调度员将通过系统查找到离患者最近的急救站点,联系派车,派什么急救车,车上配备哪些设备,需要派几辆车、每辆车配备多少人等,都需要他们与急救站点进行沟通。

“调度员要有责任心,也要有想象力,接听电话时脑中要形成画面,现场是什么情况,什么车与什么车的事故,伤员可能有多少等,以此决定如何派车。要会抓重点尽快解决问题,脑中也要有一张立体北京地图。”狄珊珊说,所有调度员都必须背北京地图,各个环线的所有桥、周边医院的位置、重要建筑等等,都要了如指掌,这对快速确定位置,就近派出急救车非常关键。同时也要熟记各个急救站点的急救车类型、设备情况,如特殊病人或重症患者需要的呼吸机、新生儿转运设备等。

在急救车抵达之前,很多疾病的黄金抢救期或许就在那几分钟之间,调度员更是需要发挥医学专长,通过电话指导对方实施适当的抢救。如意识丧失、没有呼吸,需要实施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则需要立刻实施海姆立克法。“跟着电话指导心肺复苏其实有难度,很多人没有做过,但有人指导,就会为第一目击者提供有效的帮助,每天几乎都在上演成功的医学指导案例。比如气道梗阻的情况,电话指导海姆立克法效果就比较好。”狄珊珊说道。

急救医生王超杰在急救车上给患者包扎。

身兼医生、警察、担架师傅“多重角色”

8月9日下午,亦庄宏达北路,一辆小汽车与一辆电动单车发生碰撞,导致骑电动单车的男子倒地不起。从15点17分接到任务电话,到赶到现场,急救医生王超杰带领的急救小组,仅用5分钟时间,此时的伤者躺在地上,头部及右手部出血、尿失禁。这也是王超杰当日第四次出车。

初步检查后,王超杰为伤者包扎伤口,并与其沟通。由于伤者无法回忆起所经历之事,王超杰怀疑其有颅脑损伤,立马对其进行氧疗,并监测心跳、血氧、血压等状态,快速建立静脉通路,用担架固定,防止发生脊椎损伤等伤后二次伤害等。这些都来自他12年的急救经验。

伤者被担架师傅抬上救护车后,救护车鸣笛直奔同仁医院(亦庄院区)急诊。在与医院急诊医生交接的同时,王超杰又扮演起“民警”的角色:“还记得你的手机密码吗?能联系到你的家人吗?”伤者意识并不太清醒,王超杰只好举起伤者的左手,将大拇指按在手机屏幕上试了试,打开了。王超杰马上与通话记录中的一人打去视频电话,将伤者的情形简单描述后,要求对方尽快赶到同仁医院急诊。“一旦需要做手术涉及签字,家属或同事尽快到场至关重要,可以为接下来的治疗节省时间。”王超杰说道。

在王超杰看来,院前急救医生不仅仅是内科、外科、急诊科等要全面发展的医生,有时也需要充当临时的“民警”,比如联系患者家属,在抢救的间歇维持现场秩序;又可能是担架师傅,运送病人时搭把手。

休息日,王超杰还有个身份是“老师”,讲课培训,普及急救知识。“前几天赶到现场,孩子的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之前如果学学急救就好了’,这句话让我决定,要继续做科普。”王超杰说道。

8月9日,新上岗不到一个月的急救医生王若琪首次跟车出急救任务,带她的正是有着12年院前急救经验的王超杰。“一想到以后要自己一个人应对各种急救状况,真会感觉有一点恐慌。”王若琪说,院前急救和重症监护室所面临的挑战区别很大,赶到现场能否快速判断出病情并做出正确的处置,是她现在要快速掌握的重要内容。

8月9日晚上近9点,王超杰和王若琪在工作近13个小时后收队下班,这一天他们共出车7趟。“急救出车没个准点,事来了就要出发,有时候还在回站的路上,新的任务又来了。有时候饭盒刚打开,任务来了马上就要走。”王超杰说,院前急救医生或多或少都有胃病,他就有轻微的胃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每年,王超杰的出车次数在1000余趟,最多的一年曾达到约1400趟,平均每个工作日出车七八趟。

尽管国内院前急救医生的数量依然短缺,职业的社会认可度还有待提高,但凭借着对生命的敬畏,让这个可爱的医生群体坚守在院前急救战线上,无论严寒与酷暑,无论白天与黑夜,为赢取每一秒生机冲锋在最前线。

新京报记者 王卡拉 王贵彬 摄影报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