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简讯:志愿填报甩手“第三方”不靠谱

2023-06-27 20:21:46 来源: 东方网


(资料图片)

原标题:志愿填报甩手“第三方”不靠谱

随着全国各地陆续开通高考分数查询,“高考志愿填报”备受关注。记者注意到,今年,多家平台引入了“人工智能、AI填报”这类新型工具,利用互联网爬虫技术,收集教育领域相关信息,进而生成“志愿填报”咨询产品。同时,许多不法分子也盯上了志愿填报领域并实施诈骗。(6月26日《北京青年报》)

毋庸讳言,在不少考生和家长当中一直就有“考得好不如报得好”的说法,也因而,不少焦虑而迷茫的考生和家长纷纷借助“第三方”寻求帮助。媒体调查发现,在当前的高考志愿填报服务市场,既有志愿规划师“一对一服务”,也有“AI志愿”助手一键搞定,可谓五花八门,价格上也是动辄收费上万元。

实事求是地说,高考志愿填报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确实有的学生和家长对此不熟悉,面对“琳琅满目”的学校不知如何选择,因此求助一些咨询机构或志愿填报类AP,获取建议无可厚非。可问题是,以前段时间频频见诸报端的“高考志愿填报师”为例,其根本就不在《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之列。

而拿具体操作来说,有人以估分620分为例,分别在四个平台尝试进行智能填报。从结果来看,有平台给出6个“冲”、15个“稳”和9个“保”的志愿表。其中,北京××大学显示录取概率为18%,风险较高,被列入“冲”的选项。同样的分数,另一个平台显示可报515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赫然出现在概率大于95%的“保”序列中。而在其他平台里,可报学校共有158所,北京交通大学的录取概率仅为1%,系统提示“机会较小”。相比之下,某平台给出的推荐学校多达1074所,仅“可保底”就有798所。更离谱的是,“适合我的大学中”,985学校居然有367所,而事实上,985学校总共也就39所。

由上分析来看,考生和学校之间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而一些所谓高考志愿填报辅助工具或机构的出现,本意上节约了双方的成本,但技术有漏洞、人员资质不足、服务质量差等诸多因素导致这样的志愿填报不仅水分多多,且毫无实际用途。

事实上,教育部此前曾在官网多次发布预警,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社会上有机构或个人向考生和家长开展的“高价”志愿填报咨询活动,存在政策解读不精准、信息提供不准确、费用收取不规范甚至诈骗等问题。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一些所谓“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家长购买这些机构的服务不仅花了冤枉钱,而且可能报错志愿。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并不是很复杂,高考志愿填报的依据主要是上三年各校的高考录取最低分与专业录取最低分。考生和家长如果多利用就读高中提供的各项指导,及时关注各大高校的招生咨询,完全可以多方比对后自己作出选择,无需求助他人。退一步说,如果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进行志愿填报咨询,那么要尽量与对方签订书面合同,明确收费项目、服务内容,约定违约责任,以便出现问题后维权。

说到底,高考志愿填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就算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师”或人工智能、AI填报等工具技术水平再高超,这种饱含水分的“速成化”服务终究无法取代考生了解自己、了解意向学校以及社会职业需求的真实内心过程。

总之,命运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考生还是应尽量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出发,结合社会对一些职业的需求,亲力亲为,进行审慎的志愿填报考量。同时,有关监管部门也要适时加大巡视和监管力度,及时对高考志愿填报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加强对应届考生的提醒,防止考生和家长掉入陷阱。(季萌)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