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3 15:14:36 来源: 无锡博报
2021年5月,教育部批准成立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瞄准未来10-15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
(资料图片)
抢抓先机谋新篇,同一年,无锡与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成功“牵手”,成为全国首个与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全面合作的城市。
当高校孕育的前沿技术种子植入无锡这片开放包容的科创热土,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校地双方在产业、项目、人才方面的合作不断推进并取得实效。
抢抓未来技术 全面深化合作发力未来产业
去年年底,无锡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北京大学长三角未来健康研究院落地高新区。研究院依托北大未来技术学院,聚焦生物医药技术,在精准医学、医疗器械、智慧医学等生命健康领域打造国际顶尖科学及工程化研发平台,重点开展前沿技术孵化、产业转化、人才培养等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
自从和12家高校未来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以来,无锡蹄疾步稳推动合作事项。梁溪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筹建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基地大楼已完成装修,将围绕信息技术、无人机等方向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合作;锡山区大力支持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推动地方、企业和高校在创新创业、学生实践、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惠山区携手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东北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从设立奖学金、攻关科研项目、联合培养人才、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落好关键子,下好先手棋,无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支撑引领、创新元素导入。全面合作的协议文本中明确写道,以5年为合作期限,与各未来技术学院总体形成“2+1”合作模式,即无锡给予每个学院未来技术太湖奖学金、未来技术创新基金2类政策资金支持,与每个学院共建未来技术太湖创新中心和实习实践基地。
“我们现有的创新举措,并非为了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侧重扩大高校‘朋友圈’,用‘未来人才’提前布局未来产业,从而蓄积起城市新一轮产业竞争力。”市科技局人士表示,更多的是支持人才和技术的培育和发展,也希望无锡的创新驱动能吸引到更多英才。
培育未来人才 加快推动实习实践基地建设
把未来技术学院的人才请来无锡,共同种下启蒙未来的种子。
在未来技术学院的“蓝图”中,大学生实习实践无锡基地建设是重要一块。目前,全市各板块已至少完成1家大学生实习实践无锡基地建设,联合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积极组织学生赴锡参与企业实习与项目实践,协助企业吸引人才落地。
7月初,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溥渊未来技术学院的60余名师生前往中国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蜂巢能源等锡山优质企业进行交流研学,丰富充实的实践活动在学生的心中种下了探索创新的种子。学生季诺澄表示,“无锡是工商名城,通过实地参观,我了解了能源产业第一线的科研环境,直观体验了智能网联赋能下的智慧城市运转模式。特别是在和当地企业家、老师的交流过程中,迸发出了许多创意的火花,使我受益匪浅。”
去年8月以来,一次次实打实的社会实践在无锡这片科创沃土上火热开启。滨湖区组织清华大学调研团师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力促清华高端资源与滨湖科创资源结合,今年还有5名清华学子来到江苏源清动力技术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江阴高新区与哈工大威海校区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未来技术江阴创新基地”,包括学生社会实践江阴基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打通校企通道。
另外,我市还与各高校未来技术学院在学生培养、创新创业、挂职锻炼等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今年,天津大学组织科技镇长团来锡挂职;中科大完成未来技术学院量子信息英才班两届学员考核选拔;上海交大未来技术学院成功申请“可持续能源”本科新专业,正在积极推进8个研究中心的建设……
瞄准成果落地 以更大力度促进产学研合作
开展产学研需求对接,无锡目标明确,并已逐步搭建了一个市与校、校与企的合作交流平台。江阴、梁溪、惠山、滨湖、新吴、经开等板块针对各高校未来技术学院领域方向,精准征集普莱医药、祥生医疗、科恩制造、斯考尔、源清动力、亚天关电等本地企业400余项技术需求,组织近30场企业与未来技术学院教授团队线上、线下洽谈交流。
借力合作交流平台,优质项目精准导入无锡。梁溪组织人才项目团队报名参加2022中国无锡“太湖杯”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大赛,共有6个项目团队进入复赛,目前正积极推动复赛项目在锡落地;锡山组织上海交大凌玉烨教授团队创业项目参评“锡山英才计划”并获批;新吴区组织云工场与西交大软件学院共建人工智能与边缘计算联合实验室,中电二、威孚高科、国联金投启源等与西交大国家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共建西安交通大学-无锡高新区储能创新联合体,联合开展科研攻关,提升企业产品科技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基于未来技术合作的良好基础,市校合作全速竞发。惠山与天津大学共建的天津大学无锡研究院将重点围绕先进动力、氢能和储能、智能制造与装备三个重点方向,加快引进高水平科研团队,启动科技公共服务平台规划建设。
“过去市校合作更多的是原则性的协议,现在围绕无锡‘465’现代产业集群中紧缺的技术需求,将更大力度支持高校院所与本地企业合作,吸引更多高校的科研成果来锡转化,让每个领域都有高校院所机构的支持赋能。同时,本地企业通过高校的技术导入,也有望得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解释道。
拥抱未来,打造“理想之城”。无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高校有稳定输出的人才。8月22日,2023未来技术合作(无锡)大会在太湖之畔拉开帷幕。未来,城与校的新一轮故事必将更加精彩。
(来源:无锡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