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视觉中国签约摄影师:“版权”到底保护了谁?为何选择“出走”?

2023-08-19 06:26:02 来源: 金融界

“圈子里的人都在讨论视觉中国指控摄影师侵权的事情。”风景摄影师肖文凯在2019年入驻签约了视觉中国。他告诉银柿财经,事实上,这两年摄影师在视觉中国的平台收益越来越少,“现在看到这个新闻后更心寒了。”


(资料图片)

近日,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发文称,自己收到视觉中国(000681.SZ)方面的邮件,指称戴建峰公众号使用的照片涉嫌侵权。但他发现,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都是自己拍摄的,而且自己未与视觉中国进行合作。对此,视觉中国回应称系“误会”,并表示涉及照片经过层层授权,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成。

银柿财经就此向戴建峰发去私信询问具体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目前,视觉中国已将相关照片下架,网站内已无法检索到此次事件中涉及的作品。

8月18日,视觉中国发布了2023年半年度报告,其中显示,公司有超过4亿的摄影、矢量图、视频、音乐等素材,是全球最大的同类数字版权内容平台之一。海量的图库背后,是视觉中国依靠复杂的图片内容代理链条筑牢自己的“版权生意”。作为素材的创作者,摄影师是其版权生意中的重要角色。但是,近年来随着“链条”范围扩大,像肖宇这类摄影师的收益受到了明显挤压。

拥有知名图库的独家代理权

根据戴建峰的发文讲述,他在8月15日收到视觉中国的邮件,称其“在贵司微信公众号/网站的使用场景中,未经授权使用173张我司拥有著作权相关权利的视觉内容”,并给出了两种“缴费”的解决方式:合作一年5万元,或者支付8.65万元达成和解。

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微博内容截图

在打开对方提供的涉嫌侵权的照片内容后,戴建峰却发现这是自己拍摄的作品。这些作品从未和视觉中国进行合作,也未将作品上传过其图库。对于这个从天而降的“大锅”,他要求视觉中国给出合理的解释。

事件引起热议后,视觉中国官方发博表示,“经初步核实,涉事图片系该摄影师授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 Images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Ima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的销售权利,涉事图片的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

而戴建峰并不接受这一解释,选择了“硬刚”,在8月16日再次发博称,和Stocktrek Images、Getty Images核实后确认,Getty Images无权将作品再次转授。同时,视觉中国提到的Stocktrek Images公司表示,已通知视觉中国下架相关作品。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GettyImages平台也将与视觉中国联系下架戴建峰的作品。

曾在视觉中国入驻将近10年左右的摄影师张立回忆说,在2012年时他是与华盖创意签约的,而这家公司正是视觉中国的前身“Photocome”与Getty Images创立的合资公司。

资料显示,2000年,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联合其他创始人一起搭建了Photocome网站,也就是视觉中国的雏形。2005年,Photocome更名为汉华易美。6年后,当初投资Photocome的U1G集团将旗下的汉华易美、华盖创意、视觉中国整合重组,成立了视觉中国集团。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彼时的远东股份登陆A股市场。

视觉中国的成功上市,离不开其与国际知名的图库Getty签订的独家代理协议。据红星新闻此前报道,视觉中国与其的合作已经持续了十多年,一直是Getty Images在国内的唯一代理机构。

“图片代理授权链条”浮现

除了与国际图片机构合作,视觉中国也有自己的分销网络。多位摄影师介绍,视觉中国旗下有VEER、光厂创意(VJshi)等分销平台,而且还与不少图片库平台有合作。而分销体系得以运作,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像张立、肖文凯这样的签约创作者群。

据悉,2014年视觉中国借壳上市、经营规模扩大之后,其签约摄影师达到1.4万人。而后随着2016年收购比尔盖茨创立的全球知名图片库Corbis资产、2018年收购并经营位于加拿大的全球领先的摄影师社区500px、2023年投资控股国内领先的音视频素材交易平台光厂创意,视觉中国签约创作者群体数字在2022年时超过了50万。8年间,视觉中国签约的创作者增长近36倍。

而关于摄影师和平台之间的合作,作品授权涉及著作权的许可问题。8月16日,肖文凯向银柿财经发来一份签署于2021年的《供稿人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显示,代理方为汉华易美(天津)图像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华易美”),这是视觉中国旗下一家公司。

凭借这份《协议》,银柿财经得以窥见视觉中国的代理链条延长的基础。

根据协议第三款“权利与义务”,在独家代理中,汉华易美是授权方所有版权素材在全球范围内的唯一代理机构及专有使用权人,即授权方承诺其享有著作权的全部版权素材应独家授权给代理方,且不得再将其拥有的版权素材授权给其他任何第三方进行代理、销售或使用;非独家则是,授权方可将其版权素材授权给其他任何图片代理机构,也可将其版权素材直接授权给其他机构或个人使用。

《供稿人协议》部分截图

最关键的是,《协议》中还特地指出,无论适用何种代理类型,即不论是独家代理还是非独家,代理方均可在全球范围内向代理方认为适宜的任何第三方推广、复制、传输、修改和销售授权方所提交的版权素材。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视觉中国可以“转卖”摄影师的图片。

为了吸引创作者,《协议》中就版权素材的分成也有约定,主要基于创作者提交的版权素材所产生的销售额。从《协议》内容来看,版权素材的分成比例取决于代理是独家还是非独家。独家代理将按照素材的不同类型控制在20%~35%之间,非独家则在20%。

不透明的分销体系

“图片代理的链条延长后,摄影师拿到的收益越来越少。”肖文凯解释道,《协议》中约定了汉华易美素材分销的权利,随着代理商增多,给摄影师的分成基数就会降低。

比方说,某版权素材标价100元,汉华易美找到第三方代理商,基于双方共赢的原则,第三方代理商对版权素材标价调低到90元,这也意味着第三方从汉华易美拿到的素材进价会更低,低至80元。而这80元也就是摄影师分成基数。以此类推,代理级数越多,摄影师分到的钱就越少。

另外,挂在视觉中国旗下分销平台上的版权素材单张售价也因为打包套餐、包月套餐、包年套餐等销售方式而降低。银柿财经尝试在视觉中国官网上购买素材,人工客服介绍,单张购买一张用于线下印刷宣传的素材价格在千元左右,但如果打包或者选择年度合作会优惠不少。

业务范围 来源:2023年上半年财报

张立有相似的经历。在2021年时,他的一张照片仅获得1毛钱分成。视觉中国发给张立的销售报表显示,其在视觉中国分销平台VEER售卖的一张名为“上海虹桥机场”的图片,单张标价180元,实际售价为3毛4分,按照30%的分成比例,他的稿费仅有1毛钱。

对此,视觉中国方面曾核查解释称:“该个人用户在2021年4月15日付款购买了399元可以一年内下载1000张素材的套餐,并于2021年9月7日下载了您的2张图片。销售价格分成严格按照签约供稿人协议来执行,没有差错。”

“早期打出的‘Getty Images中国签约摄影师’名头响亮,素材审核严格,门槛较高,签约摄影师人数还没过万,收入分成比例能拿到35%,比较可观。”张立表示。

“2012年前后,他们销售模式还比较传统,不少版权素材直接卖给广告营销客户,标价高、环节又少。”张立回忆,他那个时候月收入甚至能近万元,“后来签约门槛降低、创作者人数激增,版权素材数量膨胀。客户选择变多了,后来各种套餐也随之出现了。”

肖文凯表示,2019年时签约入驻每个月还能拿到4000元,后来分成收入逐渐缩水,去年开始他就不再将照片上传至平台。“靠着之前的版权素材,年初有一个月拿到200多元。”肖文凯称。

肖文凯收到的分成信息

关于分成收入,不少签约入驻摄影师特别提到体系“不透明”这点。肖文凯给银柿财经展示了他在今年年初收到的几条信息,里面包括分成前收入、分成比例和分成收入,销售渠道均为视觉中国官网平台。“虽然看到了收入,但我并不知道视觉中国究竟以多少价格把素材卖给了哪些客户,这些信息对创作者来说都是未知的。”

“以诉代销”还能走多远?

根据2022年财报,视觉中国直接签约客户数超过2.4万家,其中包括党政媒体、广告营销、互联网平台和大中型品牌企业,等等。视觉中国2023年上半年财报还显示,中小企业年度付费客户超过20万户。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视觉中国业绩并不理想,其收入来源主要是视觉内容与服务。从其近几年财报来看,自2019年多次版权事件风波后,当年营收和净利润为7.22亿元、2.19亿元,下滑幅度分别达26.9%、33.9%。之后几年业绩亦未有大变化,在2022年度,视觉中国实现营收6.98亿元;归母净利润0.99亿元,还不及2019年水平。不过,今年上半年其盈利有所转好,净利润0.91亿元,同比增长65.72%。

此外,虽然视觉中国直接签约客户数量保持连年上涨,但2022年仅上涨4%至2.4万,较2021年的35%涨幅已经明显下降。

近几年业绩不理想,但视觉中国“版权保护”的动作却越来越多。银柿财经注意到,视觉中国在近几年的财报里提及诉讼的次数和仲裁事项金额都在上涨。财报显示,2019年公司无重大诉讼、仲裁事项,2020年和2021年,公司及子公司起诉/申请仲裁涉案金额均未超过600万元。而在2022年视觉中国涉及的诉讼或仲裁案件中,公司及子公司起诉/申请仲裁72起,涉案金额达2301.03万元,同比增长三倍多。

2022年视觉中国诉讼、仲裁事项

长期受到舆论对于“版权生意”质疑的压力,在2023年上半年财报中,视觉中国指出,报告期内版权保护收入占比1.26%。今年上半年,视觉中国公司及子公司被诉/被申请仲裁11起,涉案金额706.13万元,其中版权纠纷4起,版权纠纷涉诉金额167.33万元;公司及子公司起诉/申请仲裁78起,涉案金额2151.1万元,其中版权纠纷62起,版权纠纷涉诉金额113.75万元。

另外,代理方汉华易美这几年也有上万条司法案件信息,且在9478个案件中身为原告,主要纠纷均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等等。

“听到视觉中国告人侵权,我们其实不足以为奇。”肖文凯笑称,“毕竟圈子里经常调侃,维权诉讼手段是视觉中国的一大创收方式。”这一点指的便是视觉中国“批量维权”。

明明著作权利主体是创作者,为何视觉中国可以有发起诉讼维权的权利?可以发现,《协议》约定了代理方拥有“版权素材的著作权维护”的权利,对于独家代理的版权素材,代理方或者代理方的代理商,发现第三方的未经授权的侵权行为,可以提起诉讼、进行调解、代收赔偿金,等等。

《供稿人协议》

财报显示,早在2017年,视觉中国就已经自行研发完成了一套基于图像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的“鹰眼”(图像互联网版权保护平台),包括自动全网爬虫、自动图像比对等能力,自动处理约200万/天以上的数据,能够追踪到公司拥有图片在网络上的使用情况,并提供授权管理分析、在线侵权证据保全等版权保护服务。视觉中国此前表示,这套“鹰眼”系统,大大降低了获客成本,实现客户数量大幅增长。

有业内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进一步解释称,若侵权主体为公司,且为老客户,视觉中国会让负责该客户的销售去沟通,将未购买的图片后置给付;若发现侵权的是新客,则会发送律师函或告知侵权的函件等,附上明确的报价表,希望侵权主体能够补钱。

与创作者息息相关的是,对于经调解或者诉讼达成的赔偿,在扣除代理方因索赔而产生的全部支出后,由代理方、创作者根据分成比例进行分配。一位前几年还与视觉中国签约的摄影师表示,“诉讼成功后,视觉中国会通过利益分成链条回馈到原作者,我当时收到过,明确说明是‘维权’收益。”

但受访的其他摄影师坦言,最近几年并没有听说身边的同行有拿到过维权分成。“参照戴建峰收到的两种解决方式,大部分客户收到邮件后更愿意成为他们的合作客户。”

考虑之下,再加上这次事件,肖文凯决定终止与视觉中国的《协议》。银柿财经接触的几位摄影师,此前都有类似的“出走”经历,大多原因在于分成收入降低。张立也感叹,原本视觉平台充当了创作者、客户两者之间的桥梁,起到了对接资源的作用,而现在分销体系让大部分摄影师更倾向考虑社交平台,或者自己积累的资源接触客户。

本文源自:银柿财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