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11:16:37 来源: 安徽先锋网
(资料图)
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砀山县立足实际,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建设为重要抓手,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的工作思路,通过增添动力、凝聚合理、注入活力,唱响乡村产业发展的“春天里”。
党建引领“内外兼修”为“宜产宜业”增添动力。为提升干部队伍业务能力,砀山县各镇(园区)聚焦乡风文明评议和数据采集管理,采取“理论培训+学习交流+现场实操”的形式,开展各类业务培训70余次,为评议工作完善了流程机制,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宣传方面,利用“砀山先锋”微信公众号、“干群夜话”、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乡村文化墙等载体广泛向群众宣传、解读党建引领信用村的政策、前景和流程,让党建引领信用村政策在基层扎根开花,打牢群众基础。在发展“造血式”乡村产业的同时,各地党组织依据产业发展各方面需求,分析当地各村的“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引入金融活水,组织形成党组织领办合作社联盟,形成“环链分工”和“抱团发展”的合作态势,达到提档、增效、降消耗的预期目标,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宜产宜业的合作环境。
信用体系“多措创新”为“夯基立业”凝聚合力。完善信用激励体系,强化信用结果运用,创新工作思路,建立镇村信用积分超市、将“好婆婆”“好媳妇”评比等活动纳入积分制管理,形成群众层面的信用争先氛围。打造“信用集结号”,统筹党政、农业、金融、电商等领域专家人才资源,组建县级“乡村产业发展服务团”,建立“信用村吹哨、服务团报到”机制,推动64名服务团成员常态化深入镇村。自服务团组建以来,先后为各类信用主体开展服务845次。推动“信用+”体系建设,联合金融、医疗等机构,制发包括免抵押信贷、医疗优惠等11个项目的《砀山县拓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信用惠民清单》,实现信用变现,激发群众热情,保障信用“含金量”,为乡村产业发展凝聚多方合力。
银村共建“铺路架桥”为“兴旺产业”注入活力。组织各金融机构主动结对村两委进村开展“上门服务”,在信用评议过程中,为信用户“量身打造”贷款金额和项目,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村民意愿,一并设计好产业发展规划,舒缓信用户回款压力。推动金融机构与试点镇村签订合作协议,搭建“一体化”互利合作平台。在60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村设立金融服务室,派驻“金融指导员”,向共建村提供金融服务和金融指导,编制《金融服务清单》,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党组织联合结对银行定期入户宣讲金融知识,宣传介绍不同的产业发展方向、实施方法,帮助村民捋清、拓展发展思路,将金融问答送进“千家万户”。研究制定农机贷、备耕贷等具有特色的针对性金融项目,联合工商部门为信用户推荐优惠可靠的供货商和经销商,让贷款、回款的过程更有保障。实行“金融健康监控”,基层党组织认真排查,对目前有土地规模、有发展产业想法但是缺少资金支持的信用户进行银户对接,确保资金流转,金融指导员对贷款信用户实施常态化金融运行检查,对不合理、未充分利用的资金提出使用建议,确保每一分额度都发挥重要价值,让乡村产业发展时刻充满活力。(訾翔)
责任编辑: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