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21 11:21:19 来源: 安徽先锋网
(资料图)
近年来,宣城市郎溪县始终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党建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党组织优势,紧紧围绕实施“堡垒聚力”“头雁领航”“网格赋能”“丰羽壮骨”四项工程,坚决打好“乡村振兴攻坚年”战役,不断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提质增效。
实施“堡垒聚力”工程,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为组长的乡村组织振兴专项工作小组,组建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印发《全县乡村组织振兴实施方案》,制定28项年度重点任务,建立督促检查等工作制度,常态化跟踪调度和督促落实。筑牢基层堡垒。坚持党建工作项目化,制定《全县基层党建工作“三个清单”》,项目化推进问题整改。建立党建示范点进度旬报制,2022年培育“惠民青莲·清雅张钱”“先锋领航·红动施吴”等12个农村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压紧责任链条。坚持力量下沉乡村,严格落实“县领导包镇包村、镇干部包村包组、村干部包组包户”工作机制,围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镇村干部主持召开村民组会议、“小板凳会议”4508场次,研究解决问题2700余个。
实施“头雁领航”工程,建强乡村振兴“主心骨”。突出能力提升。组织开展选派村第一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头雁领航·擂台争锋”活动,选树培育12名“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举办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选派干部培训班等4期培训班,累计培训186人次,为镇村干部“充电续航”。突出严格管理。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和村“两委”成员候选人资格联审制度,切实把好入口关。成立2个指导组,对换届后班子运行情况、“开门一件事”落实情况等开展“回头看”。确定5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落实“四个一”包保机制,按时按质完成整顿。突出关心激励。畅通村干部职业上升通道,2022年从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1名、乡镇事业编制5名。常态化调整村干部基本报酬,努力实现能干者有舞台、实干者有奔头。
实施“网格赋能”工程,绘好乡村振兴“同心圆”。优化网格体系。建成“4+N”网格管理体系和“1+1+X+X”基础网格力量体系,整合农村网格687个,配备网格指挥长88人、网格指导员88人、网格员1837人。依托各级综治中心,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中心109个。明确工作机制。制定《郎溪县村(社区)网格队伍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农村网格员工作职责。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定期研判”“清单+闭环”“网格+”等机制,以机制化提升农村网格服务水平。推进为民服务。依托网格化机制,在全县推行“红色代办”服务,组建红色代办队伍,为农村老、弱、病、残、孤、寡等困难群众代办事项8000余件,以网格化延伸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实施“丰羽壮骨”工程,夯实乡村振兴“硬基础”。探索“四靠”模式。依托“三山两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自然地理特征,积极盘活资源要素,探索推行靠山、靠水、靠田、靠企“四靠”发展模式,根据区域优势传统产业、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茶叶、苗木等各项产业项目。推动“抱团”发展。按照“以强带弱、优势互补”的原则,推动边界镇村与周边先发地区、相邻村集体之间建立交流互鉴、合作发展机制,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梅渚镇组织下辖村入股定埠港物流园发展仓储物流,村年均增收10万元。突出合作经营。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体化运营,实行“农户+公司”“农户+基地”“农户+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推动27个村集体与30个农业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截至2022年底,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4629.59万元,村集体经营性平均收入超53万元,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达55.17%。
责任编辑:陈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