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博夜读丨论雄浑杜甫胜于李白

2023-08-29 04:56:32 来源: 海博TV

画 张秋桔

论雄浑杜甫胜于李白作者/罗韬

朗读丨兰佳


(资料图)

杜甫,唐代伟大诗人。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他对后世诗风影响非常深远,被尊为 “诗圣”,其作品被称为“诗史”。今天品读杜甫的《登楼》

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

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父吟。

——杜甫《登楼》

讲到唐诗之雄浑,想定少年时读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喜其气势慑人,雄风拂面。但后来再读,就觉得未免虚张落俗,雄而不浑,终是骑驴的想象骑马的,毕竟隔了一层。而真雄浑气象的,还是杜甫的七律。

此诗写于唐代宗广德二年,此时“安史之乱”初平,而吐蕃又陷长安,另立唐皇,唐代宗避走陕州,幸赖郭子仪起兵,恢复长安。真是“闻道长安似弈棋”。总之,此时唐王朝内扰正深,外患未已,流寓成都的杜工部,登上城楼,徘徊北望,写下了这首沉雄郁勃的千古名诗。

春暖花开,更触动登楼之客的愁绪,但他不仅仅是一位流寓他乡的才子,还是一位关怀家国、蒿目时艰的儒者。“万方多难此登临”, 天下之忧患,涌上心间,奔来眼底,重压城头。

远望但见:锦江春水与天地俱来,玉垒山上的浮云与古今俱变。这个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宏阔。带出颈联,唯望北极星所照耀的李唐朝廷终能保住江山,而已日近西山的吐蕃寇盗,休得猖狂来犯。七年前,当“安史之乱”的初年,杜甫写《北征》已有“胡命其能久?皇纲未宜绝”的祝祷,今日虽经反复,其愿一如既往。这颔颈二联,既是一位史家对历史变幻的洞见与无奈,也是一位儒者对于唐祚绵延的祝祷与深忧。

为什么我说其中还有无奈与深忧?主要因于尾联所透露的微意。后世对这二句的解说纷纭,多数求之过深,而我的理解是:近看锦官门外的蜀国后主祠庙,还在享用祭祀,蜀亡的记忆如香烟之萦绕,在暮色苍茫中,吟诵起诸葛亮当年爱诵的 《梁父吟》,声同而心通,诸葛亮能料到蜀国在他身后未久即亡吗?后来李商隐《筹笔驿》“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正是接着杜甫这两句来的。

此诗以雄浑悲壮始,而句终余味曲包,往而又复,所以叶梦得在 《石林诗话》评此诗说:“七言难于气象雄深,句中有力,而纡徐不失言外之意。” 这言外之意,真是深沉而悠远。

主播 | 兰佳

作品选自《移花就镜——二十四品诗书画印通释》

罗韬 著

南方出版传媒 广东人民出版社

“海博夜读”期待您的作品,如果您有想要分享的文章或图片,欢迎投稿至邮箱hbyedu@163.com,我们在这里等您。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