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2 03:41:12 来源: 腾讯网
8月18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南宁举行“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十九场),介绍钦州市“加速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推动钦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资料图片)
近年来,钦州抢抓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自贸试验区开放发展等重大发展机遇,向海聚产业、建通道、拓开放,加速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大力发展向海经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917亿元,增长8.2%;向海经济产值1621亿元,实现6年翻一番,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4.5%。
向海图强“聚产业”
加快构建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
钦州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引进一批百亿元工业项目,构建以石化、新能源电池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等4个支柱产业为主导的“4+N”现代化临港产业集群。其中,石化产业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项目、桐昆绿色化工基地等为龙头,构建“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2022年钦州石化产业园工业产值达938亿元、增长49%,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化工园区;钦州港片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广西第4个千亿元园区。
灯火通明的钦州石化产业园。记者 周军 摄
向海图强“建通道”
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枢纽
该市持续提能级、畅通道、优服务,推动钦州港向国际化港口迈进、向通道枢纽升级。“十四五”以来,建成大榄坪南7—10号自动化集装箱码头、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航道、15万吨级集装箱航道等标志性工程,通航能力提升至30万吨级。2022年,钦州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1万标箱,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提升至第35位,进入全国沿海港口前10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船闸枢纽和出海口均在钦州,将极大提升钦州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
钦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 图片来源:广西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管委
向海图强“拓开放”
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钦州用足用好中马“两国双园”、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平台政策,加快发展贸易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引进一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东盟传统优势产业项目,构建全国首个燕窝跨境全产业链。依托港口设立运营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拓展棕榈油、再生铝等跨境供应链,获国家认定为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22年进口原油突破300亿元,口岸进出口总值突破1700亿元;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经钦州进出口总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翻番。今年上半年,油品、化工品、锰矿等大宗商品批发贸易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增长36.3%。
航拍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梁云广 摄
钦州市市长王雄昌表示,钦州将继续以“港口通道”为关键支撑,以“产业项目”为关键抓手,以“开放创新”为关键动能,积极抢抓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机遇,全力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做大做强做优向海经济,为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钦州力量。
发布会答记者问(摘选)
问:钦州是西部陆海新通道三条主通道的交汇点,国家赋予钦州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集聚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示范区的使命任务,请问在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方面,钦州市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答:近几年,钦州市抢抓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RCEP生效实施等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通道优势、港口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快构建以石化、新能源电池材料、装备制造等产业为主导的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推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构建壮大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在中国—东盟产业合作的推动下,钦州市基本形成了石化、新能源电池材料、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等产业协同发展格局,构建起全国少有的“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能源化工园区。随着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三期、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桐昆绿色化工基地、格派电池材料等投资超百亿元产业项目的推进,产能释放后,临港工业产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
二是创新建立产业联动发展“双基地”。目前,华谊、恒逸、桐昆、中伟、格派、金桂、中粮、雅保等重点企业在钦州设立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造纸等生产制造基地,并与东盟等境外地区搭建产业链条,实现了钦州、东盟国家“双基地”运营模式,切实增强了钦州市和东盟各国产业链的互相支撑。比如恒逸钦州己内酰胺项目和恒逸文莱一体化项目、桐昆钦州PTA项目和桐昆印尼一体化项目;中伟钦州基地项目和中伟印尼镍冶炼加工项目等均互为上下游关联项目。另外,钦州市依托中马“两国双园”、保税加工贸易等政策优势,在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构建了全国首条燕窝跨境产业链。粮油、水果、棕榈油等东盟特色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也正在加快构建,这个月底前,中国东盟(钦州)水果交易中心将正式挂牌和上线运行。
三是外向型优势产业合作不断深化。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根据东盟等国外市场需求,发挥钦州面向东盟开放的区位、港口优势,聚焦海洋装备、新能源汽车两个方向,在钦州建设外向型的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已经引进了远景、中船、锦峰等海洋装备方面的行业龙头企业,成功开拓了东盟部分国家的风电市场。新能源汽车则重点专注建设商用车KD件出口基地,支持企业打开东盟新能源商用车市场,通过内外联动逐步集聚产业链条。
下一步,钦州将以推进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钦州片区建设为抓手,深化与东盟的产业合作,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主动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产业链转移,加快发展石化、化纤纺织、电子信息、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电池材料及汽车零部件等产业集群,力争把钦州打造成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前沿阵地。
问:金融支持是产业发展的助推器。请介绍一下在加速构建临港产业集群,做好金融服务方面,钦州都有哪些具体有效的举措?
答:今年以来,钦州市用好用足用活财政金融政策,以“五个金融”服务持续加大对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力度。
一是创新“跨境金融”服务。继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复同意广西复制推广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金融创新试点政策后,创新试点已实现三次复制推广:跨境人民币双向流动便利化政策的境内范围从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拓展至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域,境内信贷资产跨境转让和境外项目贷款政策的境外范围从马来西亚拓展至东盟十国。并通过落地广西首笔“QFLP+跨境人民币”业务、首批试点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等创新实践,不断丰富创新业务场景。2021年、2022年,钦州市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连续两年突破百亿元。2023年上半年,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量59.4亿元、增长41%。
二是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推行“政务+金融”模式,在广西率先推动升级“钦州市金融服务综合窗口”,涵盖银行、保险、担保等各类金融业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广度,同时积极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截至2023年6月末,钦州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05.6亿元,同比增长20.9%;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72%,同比下降23个基点。其中,钦州市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39亿元,同比增长49.3%。截至2023年7月末,“桂惠贷”累计惠及全市6700多户市场主体,共投放金额114.5亿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08%,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8亿元。
三是提升“科技金融”服务。积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设立科技金融服务中心2个、科技支行3家,围绕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市场主体,增加信用贷、首贷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6月末,科创贷款余额136.7亿元,同比增长38.4%,其中“桂惠贷-科创贷”累计为58家科创企业提供融资14.6亿元,平均利率2.34%,降低融资成本3927万元。
四是拓展“绿色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支持传统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政策落实,用好碳减排支持工具。截至2023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216.39亿元,增长66.6%。引导融资担保机构支持“专精特新”“双百双新”企业6户,担保金额5358万元。
五是推广“数字金融”服务。充分利用“桂惠通”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体化、一键通的综合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共有1.56万家企业注册为平台用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448亿元。依托广西统一征信融资服务平台和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实现“信用—信贷”精准转化。今年上半年,通过广西统一征信融资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融资金额207.8亿元,增长423.4%,惠及655家企业;通过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达成融资39笔,金额19.5亿元,增长133.2%。
问:钦州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在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答:广西把唯一临海的自贸试验区设在了钦州港,其重要性可略窥一斑。近年来,钦州市依托自贸试验区的特殊改革创新政策,聚焦设施联通、提效降费等陆海新通道建设中的痛点问题,围绕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在助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强基建,陆海新通道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加快完善港航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钦州港已建成生产性码头泊位88个。其中,30万吨级油码头泊位1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2个、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6个,以及一批油气、煤炭、化工品码头。荷兰孚宝等国际顶尖专业码头运营商已经进驻,实现对外开放验收码头41个。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已建成投入运营,港口通行能力从10万吨级提升到油轮30万吨级、集装箱船20万吨级靠泊。共开通集装箱航线70条,货物流向通达全球113个国家和地区的338个港口。2022年,钦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74亿吨、增长3.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1万标箱、增长16.9%。2023年上半年,钦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9176.6万吨、增长10.1%,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79.3万标箱、增长16.1%,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二是优服务,陆海新通道效能显著提高。钦州市持续深化集装箱“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集成改革,深入开展“降费优服提效”行动。2022年,钦州港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分别为13.98小时、1.67小时,通关时间对比2017年压缩幅度超过90%;2023年1—6月,钦州港口岸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对比2017年整体压缩幅度超过96%,居于全国海港口岸前列。目前,在钦州转运集结的海铁联运班列已覆盖西南中南华北地区17个省份63个城市、121个站点,可以快速通达内陆主要物流站点。2022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达到8820列、增长44%。2023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行4510列、增长9%。从2017年首趟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开通以来,通过海铁联运到发钦州港的集装箱增长超过了50倍。
三是促合作,陆海新通道辐射能力显著增强。以“飞地经济”模式与通道沿线城市合作共建临港产业园,与四川共建的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正在与重庆市洽谈共建渝桂产业园。同时,进一步加快中马“两国双园”升级版建设,积极推进已落户钦州港片区的恒逸高端绿色化工化纤一体化、桐昆绿色化工基地、中伟新材料等项目在东盟国家布局产业项目,加快构建跨境产业链。
下一步,钦州港片区将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口岸功能提升,加强信息互联互通,推进区域合作交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扩围增面,强化产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强化和提升钦州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港的地位和作用,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