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说平安丨“一站解”“基层解”“萌芽解”,新时代“枫桥经验”埇桥新探索

2023-08-20 14:35:02 来源: 人民网

今年5月,母亲第二次手术没多久,张金荣终于拿到6万元赔偿款。

此前,她一度担心这笔赔偿“遥遥无期”。其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彼时,撞伤母亲的肇事者葛某也在焦虑,忧虑赔偿没有“终止线”。

一场看似无法和解的“拉锯战”,最终因宿州埇桥区多元调处中心的介入而平息。


(资料图)

埇桥区“四说一听”化解矛盾纠纷。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拥有177万人口的埇桥区,是宿州唯一主城区。如何让群众的矛盾纠纷“便利解”“最早解”?埇桥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整合多元调解力量,构建多重调解体系,并以让百姓“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为目标,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

一步到位, 矛盾纠纷“一站解”

张金荣是宿州市埇桥区时村镇人。去年底,其母亲被葛某骑电动车撞倒,头部受伤严重。交警判定葛某负全责。

“她只承担了第一次手术的费用,第二次手术费始终拒付。”张金荣表示,一筹莫展之时,她遇到了埇桥区矛盾多元化解调处中心巡回调解工作组。

埇桥区矛盾多元化调处中心窗口。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2022年2月,宿州市埇桥区斥资500余万元打造面积3000平方米的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 矛调中心设立了5个巡回调解工作组,由人民调解员担任巡回调解室成员,在全区镇街开展巡回“坐诊”。

受益于此,张金荣看到了讨回赔偿的希望。果然,母亲二次手术没多久,在矛调中心工作人员多次耐心调解下,赔偿协议达成。

值得一提的是,从求助到拿到赔偿,张金荣只需到矛调中心。

据悉,该矛调中心整合公安、检察、法院等政法部门和人社、住建等8大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入驻,在全区选聘126名干部担任调解员成立专家库,着力创新“多元化解纠纷调处”模式,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调解纠纷。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截至目前,该中心线上共受理化解矛盾纠纷457件。线下受理物业、农业、土地、家庭等领域的矛盾纠纷932件,多部门联调化解776件。

多元共治,矛盾纠纷“基层解”

矛盾纠纷源于基层,也理应止于基层。

在埇桥区,一个包含区、镇、村三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体系已然搭建完成。除了矛调中心外,镇(街道)整合公安派出所、基层司法所、综治中心、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建立起镇街矛盾纠纷化解中心;村(社区)则将专职调解员、包村民(辅)警、法律明白人、网格员、乡贤等调解力量聚在一起,配备不少于20人调解队伍。

三级矛调中心设立综合受理窗口,实行一事一号,做到各类矛盾纠纷“一窗式受理、全口径登记、一编号运行、闭环式管理”。

在大泽社区,“家事调解闺蜜团”矛盾调解能力远近闻名。“一年调解矛盾几十起,调解成功率95%以上。”谈到“家事调解闺蜜团”的矛盾调解能力,大泽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红非常自信。

大泽社区“家事调解闺蜜团”调解纠纷。大泽社区供图

据悉,该“闺蜜团”主要利用女性特有优势,在调解家庭婚姻、邻里矛盾时摸索总结出“缓、换、理”三字调解法,创新“摸排纠纷+关心关怀”的调解模式,形成“调解+关心关怀”的调解闭环。

整合多元力量,凝结调解合力,形成调解“闭环”,宿州埇桥力争矛盾纠纷“就近解”“基层解”。

预防为先 ,矛盾纠纷“萌芽解”

矛盾纠纷预防得越早,调解得越快。

宿州埇桥做细网格服务,做强心理预防,多管齐下构筑矛盾纠纷“防火墙”。

“阿姨,这里不能停放电动车,请您挪到前面划定的黄线区域!”在三八街道杨庙社区,社区干部职工身穿红马甲“化身”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埇桥区利用“小网格”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处理各类问题,通过“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让小网格成为基层治理“前沿阵地”。

大泽社区党总支书记陈红给孩子做心理辅导。人民网记者 陶涛摄

“心”是矛盾预防的最前沿。

同样在大泽社区,“身心健康小屋”是附近居民化解烦心事的“网红点”。“我们整合社区资源,嫁接专业心理服务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解开他们的心结。” 陈红介绍,“社区定期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很多人平时很毛躁,一读书情绪反而顿时缓和。”

2021年,大泽社区荣获全国十佳社会心理服务社区称号。

其实,心理服务也是埇桥区矛盾纠纷调解的一大特色。区矛调中心设有心理服务室;三里派出所成立了宿州市第一家警民心理驿站,为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矛盾纠纷预防做到群众心里,共建平安城市的意识也就扎根于群众心里。

和是一座平安城市的最美底色。从“一站式”服务到多元共治,再到预防为先,宿州埇桥以最强力度、最快速度、最好服务做好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构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责编:关飞、李阔)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