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乡村振兴“幸福门”

2023-08-04 15:52:21 来源: 腾讯网

近年来,鄄城县旧城镇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通过“联村共建、统筹规划、示范带动”的方式,构建1+2+10+N的示范带动发展模式,全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鄄城县旧城镇地处鄄城县北部,距县城10.3公里,辖30个行政村、7.8万余人,耕地9.6万余亩,跨黄河与河南范县毗邻,素有“菏泽北大门”之称。

近年来,鄄城县旧城镇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为抓手,通过“联村共建、统筹规划、示范带动”的方式,依托村台搬迁新村,打造六合新村、平安新村两个党建片区中心村,形成了以中药材、蔬果、鲤鱼等为龙头的5个高效种植养殖园区,构建1+2+10+N的示范带动发展模式,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面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关资料图)

告别“水窝子” 实现“安居梦”

鄄城县旧城镇六合新村为村台搬迁新村,过去这里的百姓饱受黄河泛滥之苦,“三年攒钱、三年建台、三年盖屋、三年还账”,曾是黄河滩区大多数居民陷入的苦难循环。

“政府在建设村台之初,就坚持‘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在村台服务中心两侧分别建有两个创业车间,吸引小微企业入驻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县委、县政府充分利用村台、外迁新村的创业车间,吸引占地面积小、吸纳群众就业能力强、没有污染的小微企业入驻,吸纳了1000多名滩区群众就近就业。”旧城镇党委副书记、六合新村党委书记朱伯达说,依托滩区特殊地理环境优势,六合新村走出了一条黄河滩区村庄振兴之路。目前,六合新村集体收入200多万元,引进地毯、人发、家纺加工等产业,带动周边320余名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滩区上四处分散的一座座“孤岛”已不在,远远望去,高高的村台上矗立着一幢幢白墙黛瓦的房屋,守护着老百姓的安居梦。如今,在旧城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当地利用黄河滩区的迁建契机,彻底解决滩区群众生活生产不便及居住环境差的局面,配套了新村党群服务中心、超市、供电服务站、学校、创业车间、银行网点等基础设施,为群众生活、就业、教育、娱乐提供了方便。

乡村产业美 果农丰收笑

眼下,旧城镇葵堌堆村千亩果园的梨子迎来丰收季。放眼望去,一个个饱满的梨子挂满枝头,阵阵果香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体验、休闲观光。“这比种庄稼强多了,在政府请来的专家指导下,我们的果子品质高、口感好,收获旺季吸引不少人前来采摘。”果农卢右振笑呵呵地说,果园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帮助。

千亩果园初建成,技术指导成了村民们最迫切的需求。经多方协调,2018年底,当地政府引来省院士工作站落地葵堌堆村,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及其团队为主要技术力量,在选育品种、新模式栽培等方面给予村民指导,葵堌堆村的果树种植事业迎来了“春天”。

“葵堌堆村不仅成立了合作社,还注册了‘葵丘庄园’农产品品牌。”菏泽日报社派驻葵堌堆村“第一书记”刘宪福介绍,村里的创业车间为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8万平方米的光伏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万余元。

“下一步,葵堌堆村计划依托黄河大堤自然风景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促发展,打造以城市近郊观光采摘体验、休闲旅游为主的田园式生态乡村。”刘宪福说,葵堌堆村被列入全省十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还荣获了“山东省美丽乡村”“省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森林村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等称号,这座昔日紧邻黄河滩的软弱涣散村,成了产业兴旺的花果园。

在旧城镇,像葵堌堆村一样依靠产业实现产业振兴有保障、群众增收有渠道的村子还有许多。乡村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形成了宋楼村中草药种植、周桥村藤编加工、大李庄村纺织加工……一批特色鲜明、产业突出的村子也成了旧城镇响亮的名片。

截至目前,全镇通过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方式累计流转土地6.8万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70%,其中发展中药材、果蔬等高效农业1.2万亩,实现亩均新增产值4000元,年农业生产总值新增4800万元。

农文旅融合 兴业又宜居

“旧城镇整合文旅资源使用权以国有企业入股的方式,与专业公司进行合作,注册成立山东黄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打造黄河文化研学基地,开设红色教育、非遗体验等特色研学课程。”旧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文建说,研学基地每年可实现接待量3万人次,镇国企每年实现盈利50万元,文旅产业实现新突破。

随着旧城镇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道路宽了、环境美了、群众笑了,人们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越来越近了。近年来,旧城镇完善基础设施,新修污水管网7.9公里,13个污水处理站实现有效运转,解决污水处理难题;筹集资金新修道路14.6公里,解决交通制约难题;优化村容村貌,美化墙体16000余平方米,种植绿化苗木1.8万棵,在打造美丽宜居新乡村的同时,开展人才回引,引进青年人才21名,发展服装加工、人发加工、地毯加工、工艺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19家,带动就业400余人。

以文化振兴为灵魂,旧城镇充分发挥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作用,聚焦培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积极开展“四德人物”“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同时,组织开展公益演出、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广场舞培训等各类文体活动260余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旧城镇党委书记钱宁表示:“未来旧城镇将以实现村强民富为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打造乡村振兴的‘旧城模式’。”

菏泽报业全媒体 记者 李若生 李保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