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22:30:08 来源: 山西经济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的旅发大会之所以再次在大同举办,一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大同打造成为山西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的重大决策部署与定位;二是大同作为山西北部重要窗口和北京“后花园”的承载地,承担着“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建设“全国重点旅游城市和博物馆之城”的使命任务,并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文旅资源与产品,适宜打造“国风”“潮玩”“奇妙游”“儿童研学”“古城夜经济”等旅游消费格局。依托大同现有丰厚的文旅基础,通过聚能发力的活动策划,形成吸引消费、扩大消费的新亮点、新产品。 大同,古称云中、平城,曾为北魏都城、辽金陪都、明清重镇,是全国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国十大古都之一。认识大同,一砖一瓦无不展示其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然而,数量众多、品级优良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同并不满足,近年来,其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雕塑之都、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国性交通枢纽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避暑旅游城市、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国冰雪城市等荣誉称号。 大同旅游资源丰富。全市拥有A级景区23家,其中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9家、3A级及以下景区13家;省级旅游度假区4个;星级酒店13家;省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5家;旅行社70家,旅行社分社33家;全市注册导游1621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1家、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家、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0家。 大同文化底蕴深厚。有着2300多年建置史、1700多年城市发展史、412年都城史,素有“一朝帝都、三代京华、两朝重镇”的美誉。多元文化集聚交汇融合,形成了以云冈石窟、悬空寺为代表的北魏文化,以华严寺、善化寺为代表的辽金文化,以边塞长城、兵堡、九龙壁为代表的明清文化,汇聚成了绚烂多彩的璀璨文明。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5处,其中国家级30处、省级63处、市级62处;国家级非遗名录8项、省级非遗名录50项、市级非遗名录135项。 文旅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幸福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不仅是推动经济发展、增强硬实力的重要支撑,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增强软实力的重要抓手,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特点。大同市先后出台《大同古城文旅业态发展扶持办法》《促进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大力提振文旅消费的政策措施》《大同市旅游奖励优惠办法》等系列政策文件,惠企助企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大同文旅产业向好。大同市聚力建设北方影视基地,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全力打造云冈、恒山、古城、长城和平型关“4+1”龙头景区,提速推进总投资164.92亿元的22个文旅建设项目,重点推进大同八仙影视文化产业园、大同海洋科技公园、北魏文化园、万龙白登山滑雪场二期工程等标志性牵引性项目建设;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准推动得胜堡群—大同镇城、平型关、新平堡—李二口三大核心展示园建设;打造了浑源县省级文旅康养集聚区和唐河大峡谷、汤头温泉、云起生态旅游度假区、山水白羊、黄经世家中医康养愈园5个省级文旅康养示范区。 大同城市品牌靓丽。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美术馆、市大剧院累计开展惠民活动100余场,接待市民游客120万人次,成为大同市文化惠民新高地、城市地标新形象。该市先后创排了《河清海晏》《平城赋》《云冈魂》《热泉》《热土》《天下大同》《北魏长歌》等一批高质量的舞台剧目,让大同故事、大同文化走向全国。成功举办了古都灯会、成龙国际动作电影周、云冈文化旅游节、大同长城论坛、“大同好礼”文创大赛、乡村露营季等系列品牌活动,“文化古都”“清凉夏都”“美食之都”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大同,正以昂扬的奋斗姿态、坚定有力的步伐,在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突破,携手共享山西好风光,推动三晋文旅焕发出崭新气象。
翁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