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4 13:39:22 来源: 新民晚报
(资料图片)
让古书画在当下焕发新生,找到新的知音,是修复师的使命和职责。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上了古书画装裱修复这门非遗技艺,新生力量的充实,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十分有益,使这门古老的技艺在今后的道路上不断焕发活力与魅力。
我学习古书画装裱修复这一门手艺已十多个年头。学习手艺,是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过程。既然身为修复师,从开始上手修复文物这一天起,就必须对文物认真负责,在修复前就要做大量的“功课”,比如制定修复方案、对修复材料和颜料进行科技检测等等,每一步都讲究严谨和细致。
经过实践和理论探讨研究,每一件文物都会有最适合的修复方法。我曾经修复过的一件比较满意的作品就是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唐寅山水图》。此件上海博物馆藏文物《唐寅山水图》因年代久远,原画芯与裱件存在不同程度的损坏。从表面观察就可以得知,绢本画芯质地有不同程度的老化,且有大面积破洞、撕破、断裂、折痕、虫蛀、污迹,如不及时进行修复保护,存在继续劣化的风险。
根据纸质文物、丝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管理规范,以及上海博物馆保护修复档案的记录要求,先对文物的画芯进行病害分析。分析结果为绢质画芯老化发黄,除了有七条折痕贯穿整个画芯之外,其他折痕数不胜数,大小破洞不计其数,还有各种不规则的虫蛀布满整个画芯,其中画意部分的树枝树干处残缺严重,上方远景处的画意残缺,右上方的字迹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缺,落款处的印章和左下角的印章几乎消失不见。通过对画芯的仔细观察,我还发现画芯上有多处绢丝的经纬线和画意的方向不一致。我运用古书画修复的五大工序“洗、揭、补、托、全”,来对这件作品进行精心修复。此件文物的修复,严格按照书画修复的“最小干预”原则来操作,整块旧补绢的原用对于文物“最大信息保留”具有现实意义,操作起来是可行的。原本画面存在破损严重、折断折痕严重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画芯表面三块较大的经纬线没有对齐的后补绢,为了保持画面协调一致,将旧补绢上发现的后补绢揭去并重新修补。
全色接笔是古书画修复五大工序中较为重要的一步,也是对修复师技艺要求较高的一步。这张《唐寅山水图》画面上大小破洞处多,先从底色全起,依洞口从小到大的原则慢慢全色,全色的时候随时观察面意的色调变化,不断调整手中毛笔的水分干湿,从浅到深,一遍一遍上色,直到和画意一致为好。切不可全得比画意深,一定要仔细观察。接笔也是一样的,根据画意,此件作品画意缺损处主要在部分树枝树干,而原画意的树枝树干信息较多,就可根据原画意保留的信息来接笔。经过全色接笔后,无论是气息,还是绢丝光泽度和色度都保持高度融合,画面焕发着新的活力。
每次修复完一件作品,都让身为修复师的我非常有成就感。让古书画在当下焕发新生,找到新的知音,也是修复师的使命和职责。
(作者邵真系上海博物馆馆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书画装裱修复技艺”第四代传人)